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為做好我省醫藥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把握方向、確定措施、定準目標,10月30日,山東省醫藥行業政策研討及“十四五”起草籌備會在濟南順利召開。省醫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唯佳、省工信廳消費品處主任科員王文芳、原省工信廳消費品處處長張新明、省藥品食品職業學院副院長李淑霞及綠葉制藥、齊都藥業、新華制藥、齊魯制藥、瑞陽制藥、威高集團、新華醫療、羅欣藥業、魯抗醫藥等18家省內重點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王唯佳常務副會長從行業現狀、問題、工業轉型升級資金項目、綠色工廠、小品種藥(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等多方面對全國上半年醫藥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度分析并提出我省醫藥行業“十四五”規劃思路。她指出,此次會議與各企業一起探討研究、集思廣益,充分征求企業意見,將為“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出謀劃策、貢獻智慧。規劃編制要貼近企業、貼近市場,以行業的市場實現規劃頂層設計與企業發展相結合,與產業高質量發展相結合,讓規劃更具有可行性、科學性。
王文芳科長分析了今年來疫情狀態下,省內醫藥現狀及產業生態。他指出,自4月以來,中美貿易不斷產生摩擦,我國高端醫藥中間體、耗材、醫療器械、醫用高分子、醫療裝備、高端零部件等進口受到影響,核心技術被國外控制。“十四五”規劃編制要圍繞醫療器械領域組建產業聯盟、零部件國產化率、生物醫藥煉綱制等方面進行,真正打破創新枷鎖,實現技術自由。
會上,企業代表紛紛發言,就企業發展現狀、當前挑戰和“十四五”愿景規劃等方面作了詳細介紹。參會代表在發言中表示,“十四五”期間要加快國外及省外研發基地建設,加快信息化步伐升級,搭建數據平臺,建設智慧工廠。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由仿制藥向創新藥轉變,未來多個生物藥和創新藥研發上市。加強對外合作和出口業務,堅持走國際化道路。拉長產業鏈,布局大健康產業。智能醫療裝備實現15個領域全覆蓋。
會議對醫藥行業“十四五規劃”編制的具體任務進行了明確和部署。